文丨编辑来科点谱 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 俄罗斯公开战俘供词后,外界才发现情况不一样,战俘讲得明明白白,乌军里掺杂了不少外国面孔,原以为只是两国的对抗,其实背后牵扯的国家和人多得很。 偏偏这时候,老美给乌的军事援助慢下来了,乌军的防空弹药也快不够用了,明显要被前后夹击,更关键的是这战俘全招了,说他知道好多国家的雇佣兵,还点出4个日本的,俄紧跟着放话: 若是碰着直接收拾。 俄罗斯点名日本 这次俄乌冲突里,冒出日本雇佣兵的消息算是相当罕见的事,以往大家听到的大多是欧美退役军人去乌克兰打仗,现在突然出现日本人,自然格外引人注意。
俄罗斯更是抓住机会,主动把情报往外放,明显是要把事情放大,其实早在战争初期《纽约时报》就报道过, 美国政府默许退役军人以“志愿者”的身份跑去乌克兰参战。 换句话说,西方就是打着“退役”“志愿”的旗号,实际上还是把人往战场上送,只不过不用自己政府直接背锅,而俄方情报机构的判断也正是如此。
这次战俘的口供,就算不上完全新鲜的爆料,但却给俄罗斯的说法多加了一层佐证,俄国防部直接放话说他们掌握了来自70多个国家、超过3500名雇佣兵在乌克兰活动的证据。 消息出来: 俄罗斯目前已经对965人立案,134人定罪,还有721人名单在追, 紧接着俄方公开放狠话,特别是针对日本人,如果敢跑来掺和战场炒股配资理财,俄军绝对当场处理。
这话听着像是针对某几个日本人,其实更像是给日本政府传递政治信号,在俄罗斯的叙事里,这些雇佣兵就是北约国家的“白手套”,是西方插手的铁证,把战俘的供词拿出来公布, 本质上就是打信息战、舆论战。 俄方要把乌克兰描绘成一个“雇佣兵集中地”,借此证明自己出兵的合理性,而像日本、哥伦比亚这种原本和冲突关系不大的国家被点名,更能凸显问题的严重性。
考虑到俄日本来就因为北方四岛问题关系紧张,这件事一旦坐实,莫斯科必然会当成挑衅来处理,前阵子在哈巴罗夫斯克的阅兵里, 还出现过“拉着两个亚裔囚犯游街”的画面。 虽然俄红星电视台说那只是二战80周年的表演,演员全是军校学员,但不少人一眼就看明白,这哪里只是演出,摆明是心理战,顺带也把日本点了一下,让对方心里有数。
更关键的是,俄方已经明确了法律立场:任何被俘的雇佣兵都会按照《日内瓦公约》第47条,定性为非法战斗人员。 这意味着他们不算真正的战俘, 可能没资格享受战俘待遇,甚至可能被直接枪毙, 这不仅是震慑那些想去乌克兰捞钱的雇佣兵,也是对背后支持的国家放狠话。
乌战场乱套,美军援减速 说到底,这些跑去乌克兰打仗的外国雇佣兵日子其实不好过,很多人自己都承认战场混乱到超出想象,指挥系统乱得一塌糊涂,前线和后方根本对不上口径, 打起来的时候,他们常常被丢在前线当“炮灰”。 就算是从阿富汗、中东打过仗的老兵,到了乌克兰也顶不住这种高强度的炮火轰炸,一个个都喊吃不消,乌克兰自己的处境,更是让这些雇佣兵雪上加霜。
老美给乌克兰的军援速度肉眼可见慢下来了,有爆料说五角大楼现在对军援项目层层卡审,结果就是关键装备交付一拖再拖, 尤其是防空系统,迟迟到不了手。 就今年夏天美国答应的军援也就10枚PAC-3爱国者导弹、几十套毒刺,还有点零星的精确弹药,放在战场上,这点东西连塞牙缝都不够。
美国嘴上还是“坚定支持乌克兰”, 可从实际援助数量上看态度已经降温了, 与此同时,俄军反而越打越狠,现在平均每个月发射五千多枚导弹和无人机,专挑乌克兰的电力系统和军工厂炸。 秋冬快到了,俄军的信号很清楚,就是要再打一次能源牌,和2022年一样,重点是电力和供暖设施,下手 就是要让乌克兰过不去冬天, 把抵抗的劲头拖垮。
战场上俄军还在抢夺信息优势,他们一边压制乌军的通信,一边炸指挥部、切断补给线,结果就是乌军面对俄军的无人机和导弹时,常常连反应都来不及。 防空弹药不够,空中保护更没有炒股配资理财,乌军只好指望志愿者、雇佣兵和剩下的一点武器硬撑,最近俄军还把一部分精锐部队从苏梅州、赫尔松抽调到顿涅斯克,准备打下一阶段的硬仗。
特别是红军城,如果被俄军拿下,那整个顿巴斯战局都会被改写,在这个节骨眼,日本的存在更显尴尬,俄罗斯公开点名, 说在乌克兰发现了日本雇佣兵, 但东京到现在一个字也没回应。 其实早在2022年,日本政府就承认过有70人以“志愿者”名义去了乌克兰,但后来就一直没公布最新数字,今年8月日本媒体又曝出,即便有人战死,还是有人继续往乌克兰跑,人数并没减少。
外界因此怀疑,日本政府对这些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暗暗支持,这个问题对日本来说可不简单, 因为它直接触及“自卫队能不能出海”的老大难话题。 一旦这些雇佣兵被俄军抓住,牵扯的外交风波未必是乌克兰能兜得住的,这件事也给整个地区敲了警钟,雇佣兵越打越多,日本“出海”的趋势越来越明显,背后肯定有战略打算。
尤其是中国,更要盯紧这股动向,别让别人的棋子下到自己家门口。 参考资料 乌战俘称日本雇佣兵参与乌方作战 2025年9月9日,11:20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